青海省第十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復評工作會議于2013年9月6日召開,近30余位評委參加會議。省社科聯常務副主席、評獎領導小組成員、評委會副主任、評獎辦公室主任胡維忠出席會議并講話。
胡維忠同志就做好復評階段的工作,提出四點要求:一是強化政治意識,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不動搖。作為社會科學研究、宣傳思想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評獎的根本任務也是兩個“鞏固”,即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共同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社會科學研究的基本任務,就是服務中心、服務大局、服務社會。現在社會意識形態紛繁復雜,各種雜音噪音很多,有思想意識問題,也有學術研究問題。對于學術研究問題,我們要發揚民主、平等討論、以理服人,做到學術研究無禁區,宣傳思想有紀律。政治導向是根本,關乎方向。在大是大非、原則立場面前,我們一定要明確堅持什么,反對什么,既不能似是而非模棱兩可,也不能沉默無語隨波逐流,始終要繃緊這根弦。評獎的重點就是把價值判斷準確、學術水平較高、社會反響較好的作品評選出來,絕不允許政治觀念錯誤、理論觀念有偏差、價值判斷不明的作品登堂入室,確保學術上不出偏差。二是強化質量意識,堅持公平公正原則不動搖。質量意識要貫穿到整個評獎工作的始終,堅持以質取文,堅持學術至上。體現質量具體要有三性:一是學術性。課題選題上要突出前瞻性和學術性,研究內容上要突出創新性和開拓性,研究方法上要體現科學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創新性。要體現在內容創新、觀點創新、方法創新。如果沒有創新社會科學就不會繁榮發展。三是規范性。各評委在評獎過程中要嚴格把好關,做到標準面前人人平等,學術面前人人平等。要做戰士不做紳士,敢于打破門戶之見,不搞小圈子。三是強化統籌意識,堅持“三兼顧”、“三為主”不動搖。要堅持“三兼顧”、“三為主”原則,重點要堅持兼顧基礎學科和應用學科,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兼顧學科平衡。不能重視一個學科,忽視另一個學科。四是強化紀律意識,堅持按制度辦事不動搖。評獎工作事關參評者的切身利益,復評委要按制度辦事,用制度約束行為,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做的不做,堅守道德底線,堅持職業操守,評出有導向、有質量的作品,使參選作品實至名歸。
會上,評獎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人員通報了初評情況,宣讀《關于下達復評成果入選比例的通知》,宣布了復評委分組名單、《評獎紀律及回避細則》、復評程序和《青海省第十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勵辦法》有關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