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發布了202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公示名單,由青海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索端智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申報的《中華文化認同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研究》喜獲立項。
據悉,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是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層次最高、資助力度最大、權威性最強、競爭最為激烈的項目類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往往能反映一個單位或一名學者的科研實力和學術影響。《中華文化認同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研究》項目立項,是青海省社會科學院繼2013年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后的又一次重要突破和重大收獲,是青海省社會科學院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持續推進新型智庫建設高質量發展取得的重要成果,充分展示了青海省社會科學院科研工作開拓創新、奮發有為的新面貌新成就。
近年來,青海省社會科學院黨組始終牢記“為黨建言、為國資政、為民服務”的宗旨使命,推動理論和實踐創新,注重各方面改革發展的協同配合,推動各項制度舉措的系統集成,全面提升科研質量與核心競爭力,高質量推進新型智庫建設。牢固樹立高質量成果是新型智庫建設生命線理念,凝練主攻方向,突出專業特色,強化質量導向,以制度保障、平臺提質、高端學術會議、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論文專著、重大科研獎項等為主攻方向,聚焦產業“四地”“五個示范省”“四種經濟形態”等事關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重大問題精準發力,圍繞生態文明高地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文化繁榮等“國之大者”“省之要情”開展高質量智庫服務,各項智庫建設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與進步。三年來,全院先后立項和承擔各類研究課題100余項,獲批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10項,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項目實現零的突破。先后報送黨委政府部門智庫報告40余篇,獲省級領導批示50余次,中宣部輿情局和省委省政府采用8篇。在《光明日報》《科技日報》《青海日報》等國家級和省級主流媒體發表理論文章60余篇,在各類公開刊物發表學術文章近200篇,公開出版發行專著10余部,各類成果獲首屆青海省科學成果獎7項。同時,自覺擔當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黨的二十大精神等舉辦理論研討會10余場次,較好地發揮了宣傳輿論引導作用。
據索端智介紹,青海省社會科學院將緊密圍繞“國之大者”“省之要情”確定一批長期跟蹤、持續滾動的研究項目,優化資源配置,集中學科團隊,搭建學術平臺,確定一批特色鮮明、長期關注的決策咨詢研究領域及研究成果,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青海篇章提供高質量智庫服務。